玩“脱单盲盒”找爱情,盲目社交风险有多大
近段时间以来,“脱单盲盒”突然火了。“脱单盲盒”的玩法并不复杂,比如在街边摊位上放一张桌子摆两个盲盒,“一元钱从盒子里拿走一个微信号,一元钱在盒子里放入自己的微信号”,流程就走完了。
这种玩法出现后被迅速搬到线上,不少与之相关的小程序被开发出来,电商平台上更衍生出专业的“脱单盲盒”店铺。但随着“脱单盲盒”的火热,在“盲盒交易”过程中涉及的隐私泄露等诸多问题,也不断暴露出来。
除此之外,“脱单盲盒”交易也已衍生出不少骗人套路。比如,有购买者说,“都是假微信”“一块钱买个有风险的机器人”“加的都是店员,都有对象”。如果此类说法属实,那店铺的行为或已涉嫌欺诈。
对玩家来说,玩“脱单盲盒”,虽然有“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抽到谁”的期待感,但轻易将个人信息留给不具备公信力的平台或店铺,也容易惹上“麻烦”。有可能会遭遇电信诈骗,甚至掉入“杀猪盘”的陷阱,遭受财产损失等风险。
针对“脱单盲盒”带来的诸多潜在风险,相关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需要对“脱单盲盒”小程序和交易店铺加强关注,对其可能出现泄露、售卖大量个人隐私信息、数据的行为,在技术层面和平台规则层面上予以约束,加强监管。相关职能部门也不妨对这类新出现的“社交+交易新形态”加以关注,一旦涉及违法违规行为,及时加以惩处。
而如果“脱单盲盒”作为一种新业态想要做大做强,那就需要有平台或商铺规范操作,探索合法合规的玩法和发展路子。这样才不会让“脱单盲盒”昙花一现,成了一时“玩物”。
当然,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、社区等各级组织,也可以增加一些多形式、高趣味、强互动的线下活动,比如有些地方就尝试采用流行的“花式脱单”等交友方式,以满足当前年轻人的社交需求。可靠放心的渠道多了,自然就减少了此类“盲盒式”社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。